【狼吞虎咽】單字解釋
吞:基本詞義 ◎ 吞 tūn 〈動(dòng)〉 (1) (形聲。從口,天聲。本義:咽下) (2) 同本義 [devor;swallow] 吞,咽也?!墩f文》 吞舟大魚也?!逗鬂h書·杜篤傳》注 吞長江?!?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與風(fēng)水相吞吐?!巍?蘇軾《石鐘山記》 氣吞萬里如虎?!巍?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又如:吞炭(吞咽火炭毀嗓子);吞舌(閉口結(jié)舌不言);吞舟(吞航。吞舟之魚,能吞舟的大魚);吞刀刮腸(喻痛下決心,改過自新);吞牛(比喻少年氣概豪邁);吞咀(吞食);吞下一條鱔魚 (4) 吞并,消滅掉 [annex] 吞,滅也?!稄V雅》 兼有吞周之意?!稇?zhàn)國策·西周策》 而交吞揆之?!冻o·天問》 吞二周。—— 漢· 賈誼《過秦論》 (5) 又如:吞樓(侵吞);吞奪(侵吞掠奪);吞據(jù)(吞并,占據(jù));吞聲忍氣(強(qiáng)忍氣憤而不出聲);吞聲忍淚(形容強(qiáng)忍悲傷...
咽:基本詞義 ◎ 咽 yān 〈名〉 (1) (形聲。從口,因聲。本義:咽頭) (2) 同本義 [pharynx]消化和呼吸的通道,位于鼻腔、口腔的后方,喉的上方,相應(yīng)地分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通稱咽喉 咽,嗌也。——《說文》。段注:“咽者,因也,言食因于是以上下也?!?咽,又謂之嗌,氣所流通,厄要之處也?!夺屆?咽已絕?!稘h書·息夫躬傳》。注:“喉嚨。” 佗嘗行道,見有病咽塞者?!逗鬂h書·華佗傳》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蘇洵《六國論》 (3) 又如:咽吭(咽喉。喻指要害處);咽塞(病名。喉嚨梗塞,呼吸不暢) (4) 指頸項(xiàng) [neck] 搤其咽。——《漢書·揚(yáng)雄傳》。注:“頸也?!?(5) 又如:咽項(xiàng)(指頸項(xiàng));咽頸(指脖子[或頸項(xiàng),頭頸];頭) (6) 比喻形勢險(xiǎn)要之地 [strategic passage] 韓,天下之咽喉?!稇?zhàn)國策·秦策》 (7) 又如:咽頷...
狼:基本詞義 ◎ 狼 láng 〈名〉 (1) (形聲。從犬,良聲。本義:狼) (2) 同本義 [wolf] 狼,似犬,銳頭,白頰,高前廣后?!墩f文》 并驅(qū)從兩狼兮?!对姟R風(fēng)·還》 (3) 犬屬的任何一種大型犬形哺乳動(dòng)物,狡猾、貪婪,對牛、羊和獵獸造成極大損害,有時(shí)襲擊人類,尤其在成群的時(shí)候。如:狼卜(相傳狼必先卜方向,然后覓食);狼卜食(傳說狼覓食,先卜方向);狼子(狼崽子。比喻兇暴狠毒的人);狼毫(狼毛?;蛑赣明笃ぶ瞥傻拿P);狼犬(狼和犬。亦稱“狼狗”。一種外形如狼的狗。性兇猛,嗅覺靈敏);狼牙(狼的牙齒);狼虎(狼與虎;比喻兇惡殘暴的人) (4) 即俍人 [Lang nationality]。明代中葉至清代主要分布于廣西一帶的壯族。如:狼師(指俍人組成的軍隊(duì));狼兵(明時(shí)稱廣西的“東蘭”、“那地”、“南丹”、“歸順”諸土司的兵) (5) 星名。即天狼星...
虎:基本詞義 ◎ 虎 hǔ 〈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紋為特征的虎形。本義:老虎) (2) 同本義 [tiger],亞洲產(chǎn)的一種大型食肉類哺乳動(dòng)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黃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橫紋,尾長而無簇毛,有黑圈,下體大部白色,無鬣,典型的體形比獅子略大 虎,山獸之君?!墩f文》 闞如虓虎。——《詩·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苛政猛于虎?!啤?柳宗元《捕蛇者說》 曹公豺虎也。——《資治通鑒》 氣吞萬里如虎。——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又如:虎螭(虎與龍);虎嘯(虎吼叫);虎躍(猛虎騰躍);虎殘(虎口余生) (4) 凡傷害物類之蟲,也以虎名之 [insect]。如:蠅虎;蝎虎 守宮善捕蝎蠅,故得虎名。——《本草綱目》 (5) 姓 詞性變化 ◎ 虎 hǔ 〈形〉 (1) 比喻威武勇猛 [brave]。如:虎虎勢勢(形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