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基本詞義 ◎ 干 gān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類的獵具、武器,本是用于進攻的,后來用于防御。本義:盾牌) (2) 同本義 [shield] 盾,自關而東或謂之干。——《方言》九 朱干玉戚以舞大武。——《禮記·祭統(tǒng)》。注:“朱干,赤盾?!?司干?!吨芏Y·春官·序官》 禮義以為干櫓?!抖Y記·儒行》。注:“干櫓,小楯大楯也。” 能執(zhí)干戈以衛(wèi)社稷。——《禮記·檀弓下》 乃修教三年,執(zhí)干戚舞,有苗乃服?!俄n非子·五蠹》 (3) 又如∶干羽(盾牌和雉羽,供樂舞之用);干革(干即盾;革即甲胄類。泛指兵器);干櫓(小盾大盾);干戎(兵戎。通稱兵器、軍隊) (4) 岸;水畔 [bank] 鴻漸于干?!兑住u卦》。釋文引鄭注:“干,水傍,故停水處?!?秩秩斯干?!对姟ば⊙拧に垢伞?。朱注:“干,水涯也。” 昔者吳干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