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網(wǎng)
bù hán ér lì

不寒而栗



拼音bù hán ér lì

注音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一ˋ

解釋寒:寒冷;栗:發(fā)抖。不是因為寒冷而發(fā)抖。形容恐懼到了極點。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例子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種種危險,真教人不寒而栗。

正音“而”,不能讀作“ěr”。

辨形“栗”,不能寫作“粟”、“票”。

辨析不寒而栗和“毛骨悚然”;都形容害怕、恐懼。但“毛骨悚然”語義重;并可形容非常冷;不寒而栗不能形容冷;可表示內(nèi)心的害怕。

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用于想到、聽到或見到令人恐懼不安的。

歇后語夏天發(fā)抖

謎語熱身戰(zhàn);六月打顫

感情不寒而栗是中性詞。

繁體不寒而慄

近義毛骨悚然、提心吊膽、膽戰(zhàn)心驚

反義無所畏懼、臨危不懼

英語tremble with fear

俄語морóз продирáет по кóже

日語恐(おそ)ろしくて艖(み) の毛(け)がよだつ,思わずぞっとする

法語frissoner sans avoir froid(trembler de crainte,de peur,d'effroi)

不寒而栗:成語接龍順接


“不寒而栗”分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