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行
北風行朗讀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wǎng)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wǎng)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李白 (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 李白 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譯文注釋
譯文
傳說在北國寒門這個地方,住著一條燭龍,它以目光為日月,張目就是白晝而閉目就是黑夜。
這里連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風怒號而來。
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飄落在軒轅臺上。
在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個思婦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緊鎖。
她倚著大門,凝望著來往的行人,盼望著她丈夫的到來。她的夫君到長城打仗去了,至今未回。長城那個地方可是一個苦寒要命的地方,夫君你可要保重啊。
丈夫臨別時手提寶劍,救邊而去,在家中僅留下了一個虎皮金柄的箭袋。
里面裝著一雙白羽箭,一直掛在堵上。上面結滿了蜘蛛網(wǎng),沾滿了塵埃。
如今其箭雖在,可是人卻永遠回不來了他已戰(zhàn)死在邊城了啊!
人之不存,我何忍見此舊物乎?于是將其焚之為灰矣。
黃河雖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離死別之恨,如同這漫漫的北風雨雪一樣鋪天蓋地,無邊無垠。
注釋
北風行:樂府“時景曲”調(diào)名,內(nèi)容多寫北風雨雪、行人不歸的傷感之情。
燭龍: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龍。人面龍身而無足,居住在不見太陽的極北的寒門,睜眼為晝,閉眼為夜。
此:指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大興縣。這里指當時安祿山統(tǒng)治北方,一片黑暗。
燕山:山名,在河北平原的北側。軒轅臺,紀念黃帝的建筑物,故址在今河北懷來縣喬山上。這兩句用夸張的語氣描寫北方大雪紛飛、氣候嚴寒的景象。
雙蛾:女子的雙眉。雙蛾摧,雙眉緊鎖,形容悲傷、愁悶的樣子。
長城:古詩中常借以泛指北方前線。良,實在。
鞞靫(bǐngchá):當作鞴靫?;⑽捻@靫,繪有虎紋圖案的箭袋。
“焚之”句:語出古樂府《有所思》:“摧燒之,當風揚其灰?!?/p>
“黃河”句:《后漢書·朱馮虞鄭周列傳》:“此猶河濱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贝朔雌湟舛弥?。
北風雨雪:這是化用《詩經(jīng)·國風·邶風·北風》中的“北風其涼,雨雪其霧”句意,原意是指國家的危機將至而氣象愁慘,這里借以襯托思婦悲慘的遭遇和凄涼的心情。裁,消除。
創(chuàng)作背景
李白于公元752年(天寶十一載)秋,游幽州時作此詩。通過描寫一個北方婦女對丈夫戰(zhàn)死的悲憤心情,揭露和抨擊了安祿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糾紛,挑起戰(zhàn)禍的罪行。
詩詞推薦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勝軺車駕邊地。愛官塵不到,書眼爭明,稱壽處,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閑,天亦徘徊就歸計。想疊嶂雙溪,千騎弓刀,渾不似、白石山中勝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時,又飛詔東山,謝公催起。
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獨晚開。應為花神無意管,故煩我輩著詩催。
繁英未怕隨清角,疏影誰憐蘸綠杯。珍重南鄰諸酒伴,又尋江路覓香來。
花枝婭姹搖春風,紛紛蜂蝶爭繁叢。我來提壺飲花下,閑愁如雪皆消融。
枝頭黃鳥聲更好,似惜春光怨春老。少年樂事那復得,只今空憶長安道。
救人無術廿載中,歸來兩鬢已成翁。故交如花漸凋落,欲話衷曲誰人同?
且拚爛醉花陰臥,明日呼童掃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