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武關(guān)

題武關(guān)朗讀

碧溪留我武關(guān)東,一笑懷王跡自窮。

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檣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長卷夕陽中。

杜牧 (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 杜牧 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譯文注釋

譯文

清澈的溪水汩汩地流過要留我在武關(guān)之東,可笑當年的楚懷王入關(guān)投秦卻是到了盡窮。

鄭袖得寵的嬌艷嫵媚之態(tài)就好像喝醉似的,屈原遭放逐到處流落他的形容就猶如亂蓬。

如桅桿聳立的峰巒似壕溝深長的山谷還在,而弱肉強食七國爭雄卻像過眼煙云已成空。

當今天子如此神圣四海為一家天下為統(tǒng)一,而如今武關(guān)上長風浩蕩戍旗翻卷于夕陽中。

注釋

武關(guān):戰(zhàn)國時秦國設(shè)置的關(guān)隘,故址在令陜西商洛縣東。

懷王:楚懷王熊槐(?一前295)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國君,前328至前299年在位。據(jù)《史記·楚世家》和《屈原列傳》,秦昭王致書楚懷王,約會于武關(guān)。懷王入武關(guān),秦伏兵斷絕其歸路以求割地,懷王怒而不從逃往趙國,趙國懼秦不敢接納。懷王只得又回秦國,結(jié)果死于秦國。

鄭袖:楚懷王寵妃。據(jù)《史記·屈原列傳》等,楚與齊結(jié)盟共同抗擊秦國,秦惠文王派張儀使楚,表示如楚與齊絕交,秦愿割地六百里給楚。楚聽信謊言與齊斷交,事后,秦不肯割地,懷王起兵,大敗而歸。第二年,秦欲與楚講和,懷王表示“不愿得地,愿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到楚先行收買鄭袖,鄭袖勸懷王不殺張儀,懷王聽信鄭袖之言,把張儀放走了。妖嬈(ráo):嬌艷美好,嫵媚多姿。酣(hān):暢快喝酒。

屈原:楚國大夫,早年曾得楚懷王信任,主張聯(lián)齊抗秦,后來楚懷王聽信讒言把他放逐外地,流放期間,始終心憂國李。憔悴:面容黃瘦。蓬(péng):蓬草。蓬草隨風飄轉(zhuǎn),常用來比喻人的身世飄零或行蹤不定。

山檣(qiáng):如桅桿般聳立的山巒。谷塹:深長的峽谷。

弱吐強吞:形容戰(zhàn)國時強國侵吞弱國的形勢。

圣神:對皇帝的敬稱。家四海:四海一家,天下統(tǒng)一。

戍(shù)旗:守衛(wèi)邊防的戰(zhàn)旗。

創(chuàng)作背景

唐文宗開成四年(839),杜牧由宣州赴長安任左補闕、史館修撰,途經(jīng)武關(guān)時,吊古傷今,感嘆時事,寫下了這首《題武關(guān)》。

詩詞推薦

記從論畫每謙辭,高眼于人寡索疵。與辨微芒折毫發(fā),幾曾贗鼎混真知。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勝軺車駕邊地。愛官塵不到,書眼爭明,稱壽處,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閑,天亦徘徊就歸計。想疊嶂雙溪,千騎弓刀,渾不似、白石山中勝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時,又飛詔東山,謝公催起。

花枝婭姹搖春風,紛紛蜂蝶爭繁叢。我來提壺飲花下,閑愁如雪皆消融。

枝頭黃鳥聲更好,似惜春光怨春老。少年樂事那復(fù)得,只今空憶長安道。

救人無術(shù)廿載中,歸來兩鬢已成翁。故交如花漸凋落,欲話衷曲誰人同?

且拚爛醉花陰臥,明日呼童掃落紅。

衣冠早日見升平,談?wù)撚喝萁永铣?。?/p>

清甘一派古祠邊,昨日親烹小鳳團。

卻恨竟陵無品目,煩君粗鑒為嘗看。

尺一催歸白玉京,浮云偏妒月華明。鳳凰遠舉弋何慕,鶗鴂爭鳴草不馨。

館列翹才難致仕,杖攜靈壽莫扶傾。重瞳不見賈山久,猶駕軺車作德星。

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獨晚開。應(yīng)為花神無意管,故煩我輩著詩催。

繁英未怕隨清角,疏影誰憐蘸綠杯。珍重南鄰諸酒伴,又尋江路覓香來。

窗影江光四面開,虛空無處得生埃。依依山頂云飛去,隱隱海門潮上來。

噴雪浪搥藏鶴冢,落花風掃煉丹臺。吸江亭上多時坐,誰信茶甌勝酒杯。

山川不記何年別,城郭應(yīng)非昔所經(jīng)。

欲駐征車終日望,天河云雨晦冥冥。

朱陵桃子千年實,楚國連城三獻非。鳳翥乍書花自雨,龍睛才點畫能飛。

滿目溪山筆下成,山邊山外有溪聲。憑君欲領(lǐng)溪山趣,但向綠榕橋上行。

一色青松幾萬栽,異香薰路帶花開。
山門欲別心潛愿,更到蜀中還到來。
到處逢山便欲登,自疑身作住來僧。
徒行至此三千里,不是有緣應(yīng)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