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誤落一作:誤入)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陶淵明 (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hào)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 陶淵明 詩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譯文注釋

譯文

少小時(shí)就沒有隨俗氣韻,自己的天性是熱愛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羅網(wǎng),轉(zhuǎn)眼間離田園已十余年。

籠中鳥常依戀往日山林,池里魚向往著從前深淵。

我愿在南野際開墾荒地,保持著拙樸性歸耕田園。

繞房宅方圓有十余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榆柳樹蔭蓋著房屋后檐,爭(zhēng)春的桃與李列滿院前。

遠(yuǎn)處的鄰村舍依稀可見,村落里飄蕩著裊裊炊煙。

深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

庭院內(nèi)沒有那塵雜干擾,靜室里有的是安適悠閑。

久困于樊籠里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

注釋

少:指少年時(shí)代。適俗:適應(yīng)世俗。韻:本性、氣質(zhì)。一作“愿”。

塵網(wǎng):指塵世,官府生活污濁而又拘束,猶如網(wǎng)羅。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認(rèn)為是“十三年”之誤(陶淵明做官十三年)。一說,此處是三又十年之意(習(xí)慣說法是十又三年),詩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調(diào)嫌平,故將十三年改為倒文。

羈(ji)鳥:籠中之鳥。戀:一作“眷”。

池魚:池塘之魚。鳥戀舊林、魚思故淵,借喻自己懷戀舊居。

野:一作“畝”。際:間。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隨波逐流,固守節(jié)操。

方宅:宅地方圓。一說,“方”通“旁”。

蔭(yìn):蔭蔽。

羅:羅列。

曖曖(ài):昏暗,模糊。

依依:輕柔而緩慢的飄升。墟里:村落。

戶庭:門庭。塵雜:塵俗雜事。

虛室:空室。余閑:閑暇。

樊(fán)籠:蓄鳥工具,這里比喻官場(chǎng)生活。樊,藩籬,柵欄。

返自然:指歸耕園田。

創(chuàng)作背景

陶淵明從二十九歲起開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厭惡官場(chǎng),向往田園。他在義熙元年(405年)四十一歲時(shí),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即辭官回家。以后再也沒有出來做官。歸來后,作《歸園田居》詩一組。

陶淵明名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