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的詩詞(首)

呂不韋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wèi)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zhàn)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余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于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后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復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誅殺,于是飲鴆自盡。

人物生平

先秦風氣,名士所養(yǎng)門客人數(shù)越眾越說明名士聲譽高。比如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魏有信陵君,都是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政治名人,在列國間享有極高聲望。呂不韋認為,自己身為強秦相國,比上述諸人自愧不如,因此也招賢納士,對前來跟隨的門客禮遇有加,給予厚待,欲與上述名士的門客相競。當時各國名士又常以所養(yǎng)賓客能著書立說為榮,所以呂不韋也命門客編纂其所知見聞,一部輝煌的集體創(chuàng)作橫空出世,后以他的名義發(fā)表,這就是《呂氏春秋》。這是呂不韋執(zhí)政期間所做的一件大事。在先秦諸子著作中,《呂氏春秋》被列為雜家,其實,這個“雜”不是雜亂無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眾家之長,用自己的主導思想將其貫穿。這部書以黃老思想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權(quán)下實行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用這一思想治理國家對于緩和社會矛盾,使百姓獲得休養(yǎng)生息,恢復經(jīng)濟發(fā)展非常有利。

呂不韋編著《呂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國綱領,又給即將親政的秦始皇提供了執(zhí)政的借鑒??上?,由于呂不韋個人的過失,使秦始皇對這部書棄而不用,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秴问洗呵铩返膬r值逐漸為后人領悟,成為了解戰(zhàn)國諸子思想的重要資料。

呂不韋的詩詞列表

呂不韋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