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的詩詞(27首)

王士禎

王士禎(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謚文簡。新城(今山東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杰出詩人、學者、文學家。博學好古,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并稱。書法高秀似晉人??滴鯐r繼錢謙益而主盟詩壇。論詩創(chuàng)神韻說。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以后轉(zhuǎn)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但未能擺脫明七子摹古馀習,時人誚之為“清秀李于麟”,然傳其衣缽者不少。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于亭雜錄》、《香祖筆記》等,然辨駁議論多錯愕、失當。

人物生平

王士禎出生在一個世代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晉,為明朝布政使。士禎出生于官舍,祖父呼其小名為豫孫。五歲入家塾讀書,六七歲時讀《詩經(jīng)》。順治七年(1650年),應(yīng)童子試,連得縣、府、道第一,與大哥王士祿、二哥王士禧、三哥王士祜皆有詩名。順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進士,文名漸著,23歲游歷濟南,邀請在濟南的文壇名士,集會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賦秋柳詩四首,此詩傳開,大江南北一時和作者甚多,當時被文壇稱為“秋柳詩社”,從此聞名天下。后人將大明湖東北岸一小巷名“秋柳園”,指為王士禎詠《秋柳》處。

順治十六年(1659年),任揚州推官,“晝了公事,夜接詞人”,康熙十七年(1678年),受到康熙帝召見,轉(zhuǎn)侍讀,入值南書房。升禮部主事,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書。不久,因受王五案牽連,被以“瞻循”罪革職回鄉(xiāng)??滴跛氖拍辏?710年),康熙帝眷念舊臣,特詔官復原職,因避雍正諱,改名士正。乾隆賜名士禎,謚文簡。但其后,世人,包括正統(tǒng)的中國文學史對之卻居然是“王士禛”或“王士禎”兩存而使用著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當我朝開國之初,人皆厭明代王(世貞)、李(攀龍)之膚廓,鐘(惺)、譚(元春)之纖仄,于是談詩者競尚宋元。既而宋詩質(zhì)直,流為有韻之語錄;元詩縟艷,流為對句之小詞。于是士禎等以清新俊逸之才,范水模山,批風抹月,倡天下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說,天下遂翕然應(yīng)之。”錢鐘書在《談藝錄》中評王漁洋的詩:“一鱗半爪,不是真龍”。

王士禎的詩清新蘊藉、刻畫工整,散文、詞也很出色。他提出的神韻詩論,淵源于唐司空圖“自然”、“含蓄”和宋嚴羽“妙語”、“興趣”之說,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為作詩要訣。所傳詩文中,有不少題詠濟南風物,記敘濟南掌故之作。曾為蒲評點《聊齋志異》并題詩共勉。

一生著述達500余種,作詩4000余首,主要有《漁洋山人精華錄》、《蠶尾集》、雜俎類筆記《池北偶談》、《香祖筆記》、《居易錄》、《漁洋文略》、《漁洋詩集》、《帶經(jīng)堂集》、《感舊集》、《五代詩話》。康熙四年(1665年),王士禎升任戶部郎中,到京城為官。當時的京城才人墨客云集,為王士禎施展才華提供了舞臺,他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提出“神韻”說,開一代詩風。王士禎多才多藝,有大量名篇傳世,他寫景的詩文尤其為人稱道,所作小令中的“綠楊城郭是揚州”一句,被當時許多名畫家作為畫題入畫。王士禎的才華很快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賞識,康熙皇帝稱其“詩文兼優(yōu)”,“博學善詩文”??滴跏吣辏?678年)王士禎受到皇帝的召見,“賦詩稱旨,改翰林院侍講,遷侍讀,入仕南書房”,成為清代漢臣由部曹充詞臣的第一人。康熙皇帝還下詔要王士禎進呈詩稿,這在當時是十分罕見的殊榮。王士禎遂選錄自己300篇詩作進奉,定名《御覽集》。從此,王士禎平步青云,常常得到御賜字畫,還多次參加重要宴飲。

當時,王士禎詩名揚天下,官位也不斷遷升,成為清初文壇公認的盟主,一時間,詩壇新人、文壇后輩到京城求名師指點作品,往往首先拜見王士禎,如能得其一言片字褒獎,就會聲名鵲起。蒲松齡是落拓不第的文人, 《聊齋志異》也久不被世人認識,當蒲松齡找到王士禎時,王士禎“加評騭而還之”,還贈詩蒲松齡:“姑妄言之妄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yīng)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睘榱俗尅读凝S志異》出版,王士禎在該書上大書“王阮亭鑒定”,使得各家書坊爭相求索書稿,刊刻《聊齋志異》“以為榮”。當時的名流稱贊此事:“國家文治軼千秋,扢雅揚風,巨公踵出,而一代正宗必以新城王公稱首?!?/p>

宋嚴羽“妙語”、“興趣”之說,記敘濟南掌故周村城西長白山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優(yōu)越的氣候條件,吸引了王士禎,他便在修建了別墅,名叫“夫于草堂”。每逢閑暇便來游玩小住。盛夏酷暑,則全家來此消夏。這里有漫山的森林,清碧的泉水,鹿鳴鶴舞,湖光山色,是難得的避暑勝地。附近又有繁華的周村,生活十分方便。苑城的袁守侗等大官僚,也都在山中見有別墅。

王士禎被罷官后,曾長期在山中別墅居住,登峰觀瀑,臨池戲魚。有時登臨會仙高峰,謠望清河碧帶,芽莊湖帆,乘興吟哦“東山清風來,西澗涼雨度”。興致高時,仰天長嘯,空谷傳響,極為愜意。他的《長白山錄》對長白山周圍的自然景色、山川風物做了詳細記敘,《夫于草堂集》、《香祖筆記》等,也是在這里寫成的。

王士禎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淵源于唐司空圖“自然”、“含蓄”和之作。

王士禎是清初詩壇上“神韻說”的倡導者。后人所輯《帶經(jīng)堂詩話》,反映了他的論詩主張。王士禎論詩以“神韻”為宗,而其淵源則本于司空圖和嚴羽。他鼓吹“妙悟”、“興趣”,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為詩的最高境界。強調(diào)淡遠的意境和含蓄的語言。王士禎的詩歌創(chuàng)作,早年從明七子入手,“中歲逾三唐而事兩宋”,晚年又轉(zhuǎn)而宗唐,但是在這三次轉(zhuǎn)變中,提倡“神韻說”是貫穿始終的最能體現(xiàn)王士禎“神韻說”理論,并且寫得好的是他的七言絕句。

王士禎倡導的神韻說,主宰詩壇數(shù)十年。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和詩學理論在清代達到了頂峰,從而在中國詩歌理論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為中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王士禎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去逝。享年78歲。王家曾四代官至尚書,桓臺境內(nèi)至今還存有歌頌王家功德的全國罕見的磚牌坊,上刻清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題寫的“四世宮?!彼膫€大字。

王士禎的詩詞列表

  • 清代:王士禎

    蟹舍漁灣入杳冥,遠山都似佛頭青。橙黃橘綠紛秋色,好買綸鉤下洞庭。

  • 清代:王士禎

    荷燈百尺接秋河,猶似秦兵駐綠蘿。更說元宵風景好,竹枝歌續(xù)采茶歌。

  • 清代:王士禎

    千古秦淮水,東流繞舊京。

    江南戎馬后,愁殺庾蘭成!

  • 清代:王士禎

    兵書峽口石橫流,怒敵江心萬斛舟。

    蜀舸吳船齊著力,西陵前去賽黃牛。

  • 清代:王士禎

    蕭條秋雨夕,蒼茫楚江晦。

    時見一舟行,濛濛水云外。

  • 清代:王士禎

    廬南萬古峽,常有野云封。

    朝來雷雨過,白日下飛龍。

  • 清代:王士禎

    北郭青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

  • 清代:王士禎

    李渤讀書處,乃在棲賢谷。

    何年作招提,來尋愜幽獨。

    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

    云來漢陽峰,時就檐下宿。

    古寺無所有,修竹間喬木。

    野衲喜客來。

    欣然設(shè)茗粥。

    便欲置草堂,巖棲于此卜。

  • 清代:王士禎

    夜來微雨歇,河漢在西堂。

    螢火出深碧,池荷聞暗香。

    開窗鄰竹樹,高枕憶滄浪。

    此夕南枝鳥,無因到故鄉(xiāng)。

  • 清代:王士禎

    當年賜第有輝光,開國中山異姓王。

    莫問萬春圓舊事,朱門草沒大功坊。

  • 清代:王士禎

    陌上鶯啼細草薰,

    魚鱗風皺水成紋。

    江南紅豆相思苦,

    歲歲花開一憶君。

  • 清代:王士禎

    連雨膠河漲,新晴路始開。書憑雙鯉至,秋帶一僧來。

    煮茗煙迷竹,談經(jīng)月上臺。不堪追往事,山徑鎖荒苔。

  • 清代:王士禎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 清代:王士禎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

    愁生陌上黃聰曲,夢遠江南烏夜村。

    莫聽臨風三弄笛,玉關(guān)哀怨總難論。

  • 清代:王士禎

    傅壽清歌沙嫩簫,紅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見青溪長板橋。

  • 清代:王士禎

    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

    料因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時。

  • 清代:王士禎

    千古秦淮水,東流繞舊京。

    江南戎馬后,愁殺庾蘭成!

  • 清代:王士禎

    三月韶光畫不成,尋春步屟可憐生。

    青蕪不見隋宮殿,一種垂楊萬古情。

  • 清代:王士禎

      出鎮(zhèn)淮門,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態(tài),竹木蓊郁,清流映帶。人家多因水為園亭樹石,溪塘幽竊而明瑟,頗盡四時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盡處,有橋宛然,如垂虹下飲于澗;又如麗人靚妝袨服,流照明鏡中,所謂紅橋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陸徑,必出紅橋下。橋四面觸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間,菡萏作花,香聞數(shù)里,青簾白舫,絡(luò)繹如織,良謂勝游矣。予數(shù)往來北郭,必過紅橋,顧而樂之。

      登橋四望,忽復徘徊感嘆。當哀樂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謝冶城之語,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視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與籜庵、茶村、伯璣諸子,倚歌而和之?;X庵繼成一章,予以屬和。

      嗟乎!絲竹陶寫,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話,予與諸子聚散不恒,良會未易遘,而紅橋之名,或反因諸子而得傳于后世,增懷古憑吊者之徘徊感嘆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 清代:王士禎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王士禎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