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偓的詩詞(316首)

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xué),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jì)元年(889年),韓偓中進(jìn)士,初在河中鎮(zhèn)節(jié)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xué)士。

人物生平

光化三年(900年),宦官頭子左右神策軍中尉劉季述發(fā)動宮廷政變,廢昭宗,立太子李裕為帝。韓偓協(xié)助宰相崔胤平定叛亂,迎昭宗復(fù)位,成為功臣之一,任中書舍人,深得昭宗器重,多次欲立為相,都被力辭。中書門下同平章事李繼昭依附宦官頭子韓全誨,排擠崔胤,崔胤召鳳翔節(jié)度使李茂貞入朝,意欲抑制宦官集團(tuán)。李茂貞入朝后,擁兵跋扈,崔胤又想召宣武鎮(zhèn)節(jié)度使朱全忠入朝牽制李茂貞。韓偓諫道:這樣造成“兩鎮(zhèn)兵斗闕下,朝廷危矣”,應(yīng)一面罷去李茂貞,一面處理宦官。議尚未行,而李茂貞、韓全誨已將昭宗劫往鳳翔。韓偓聞訊,星夜趕往鳳翔行在,見昭宗時慟哭失聲。昭宗任韓偓為兵部侍郎。后朱全忠兵到,敗李茂貞,殺韓全誨,韓偓隨同昭宗回長安。

韓偓回長安后,見朱全忠比李茂貞更為驕橫,心中甚感不滿。一次,朱全忠和崔胤在殿堂上宣布事情,眾官都避席起立,只有韓偓端坐不動,稱“侍宴無輒立”,因此激怒朱全忠。朱全忠一則惱怒韓偓無禮,再則忌他為昭宗所寵信,參預(yù)樞密,恐于己不利,便借故在昭宗面前指斥韓偓。崔胤聽信讒言,也不予救護(hù)。朱全忠本欲置韓偓于死地,幸經(jīng)京兆尹鄭元規(guī)勸阻,被貶為濮州(今山東鄄縣、河南濮陽以南地區(qū))司馬。不久,又被貶為榮懿(今貴州桐梓縣北)尉,再貶為鄧州(今河南鄧縣)司馬。韓偓離京,使昭宗左右無親信之人。

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弒昭宗,立李柷為昭宣帝(即哀帝)。為收買人心,偽裝豁達(dá)大度,矯詔召韓偓回京復(fù)職。韓偓深知一回長安,即入虎口,便不奉詔,攜眷南逃到江西撫州

威武軍節(jié)度使王審知重視延攬人才,派人到撫州邀韓偓入閩。天祐二年(905年)八月,韓偓自贛入閩。

韓偓入閩后,在長汀、沙縣寓居一個時期。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改國號梁,王審知向朱全忠獻(xiàn)表納貢。韓偓對此心有抵觸,想再回江西。從沙縣走到邵武時,王審知急忙派人前去挽留。但韓偓因感“宦途險惡終難測”,功名之念已淡,堅拒王審知的任命。在從邵武回到沙縣后,不久又經(jīng)尤溪到桃林場(今永春)小住,然后進(jìn)入泉州。在泉州,受到刺史王審邽父子的優(yōu)禮接待,住泉州西郊招賢院,多年來疲憊的身心得到憩息。在飽覽當(dāng)?shù)仫L(fēng)物之時,又感嘆“盡道途窮未必窮”,興之所至,寫下許多有名的詩篇。

不久,韓偓到南安漫游,認(rèn)為這里是晚年棲止的理想地點(diǎn),便在葵山(又名黃旗山)山麓的報恩寺旁建房舍,以為定居之地,時稱“韓寓”。在這里,韓偓下地耕種,上山砍柴,自號“玉山樵人”,自稱“已分病身拋印綬,不嫌門巷似漁樵”,過著退隱生活。梁龍德三年(923年),韓偓病逝,威武軍節(jié)度使檢校尚書左仆射傅實為其營葬,墓在葵山之陽。

韓偓才華橫溢,是晚唐著名詩人,被尊為“一代詩宗”。其詩作大體上可分3個時期:初期是在被貶謫之前;中期是在貶謫之后,入閩之前;晚期在入閩后,特別是在泉州、南安定居之后。初期在朝為官,深得昭宗信任,仕途上春風(fēng)得意,生活上優(yōu)渥奢華,所作詩多是艷詞麗句,正如后來他在南安寓所整理《香奩集》的序文上所述:“柳巷青樓,未嘗糠秕;金閨繡戶,始預(yù)風(fēng)流”,充滿纏綿浪漫的色彩。不過,也有些清新可誦的詩句,如膾炙人口的“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燕子不來花著雨,春風(fēng)應(yīng)自怨黃昏”等。被斥逐出長安后,韓偓屢經(jīng)轉(zhuǎn)徙,目擊亂離,詩風(fēng)有很大轉(zhuǎn)變,多半敘寫個人坎坷遭遇,傾吐胸中悲憤之情,詛咒戰(zhàn)亂,同情人民。入閩之初,韓偓行蹤未定,過尤溪時,正值泉州王氏軍與南漢軍激戰(zhàn)后,村落成墟,寫出傳誦千古的名句:“水自潺湲日自斜,屋無雞犬有鳴鴉;千村萬落如寒食,不見人煙只見花。”到泉州、南安定居后,寫出“中華地向城邊盡,南國云從海上來;四序有花長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和《詠荔枝》等富有地方色彩的詩篇。晚年,熱愛定居后的樵耕生活,寫了“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籬茅屋共桑麻”,“病起乍嘗新桔柚,秋深初換舊衣裳”等詩句,抒發(fā)閑適心情。韓偓詩作,以入閩后的作品最多。盡管后人稱韓偓為“香奩體”的創(chuàng)始人,其實,現(xiàn)實主義乃是韓偓詩作的主流。其詩集《玉山樵人集》,曾由《四部叢刊》重印傳世;《全唐詩》收錄其詩280多首。

韓偓的詩詞列表

  • 唐代:韓偓

    聞?wù)f經(jīng)旬不啟關(guān),藥窗誰伴醉開顏。

    夜來雪壓村前竹,賸見溪南幾尺山。

  • 唐代:韓偓

    山色依然僧已亡,竹間疏磬隔殘陽。

    智燈已滅馀空燼,猶自光明照十方。

  • 唐代:韓偓

    睡起墻陰下藥闌,瓦松花白閉柴關(guān)。斷年不出僧嫌癖,

    逐日無機(jī)鶴伴閑。塵土莫尋行止處,煙波長在夢魂間。

    終撐舴艋稱漁叟,賒買湖心一崦山。

  • 唐代:韓偓

    仗劍夜巡城,衣襟滿霜霰。賊火遍郊坰,飛焰侵星漢。

    積雪似空江,長林如斷岸。獨(dú)憑女墻頭,思家起長嘆。

  • 唐代:韓偓

    靜景須教靜者尋,清狂何必在山陰。蜂穿窗紙塵侵硯,

    鳥斗庭花露滴琴。莫笑亂離方解印,猶勝顛蹶未抽簪。

    筑金總得非名士,況是無人解筑金。

  • 唐代:韓偓

    枕流方采北山薇,驛騎交迎市道兒。霧豹只憂無石室,

    泥鰍唯要有洿池。不羞莽卓黃金印,卻笑羲皇白接z5.

    莫負(fù)美名書信史,清風(fēng)掃地更無遺。

  • 唐代:韓偓

    盛德已圖形,胡為忽構(gòu)兵。燎原雖自及,誅亂不無名。

    擲鼠須防誤,連雞莫憚驚。本期將系虜,末策但嬰城。

    肘腋人情變,朝廷物論生。果聞荒谷縊,旋睹藁街烹。

    帝怒今方息,時危喜暫清。始終俱以此,天意甚分明。

  • 唐代:韓偓

    疾愈身輕覺數(shù)通,山無嵐瘴海無風(fēng)。

    陽精欲出陰精落,天地包含紫氣中。

  • 唐代:韓偓

    時節(jié)雖同氣候殊,不積堪薦寢園無。合充鳳食留三島,

    誰許鶯偷過五湖??喙S恐難同象匕,酪漿無復(fù)瑩玭珠。

    金鑾歲歲長宣賜,忍淚看天憶帝都。

  • 唐代:韓偓

    他心明與此心同,妙用忘言理暗通。氣運(yùn)陰陽成世界,

    水浮天地寄虛空。劫灰聚散銖錙黑,日御奔馳繭栗紅。

    萬物盡遭風(fēng)鼓動,唯應(yīng)禪室靜無風(fēng)。

  • 唐代:韓偓

    偏承雨露潤毛衣,黑白分明眾所知。高處營巢親鳳闕,

    靜時閑語上龍墀。化為金印新祥瑞,飛向銀河舊路岐。

    莫怪天涯棲不穩(wěn),托身須是萬年枝。

  • 唐代:韓偓

    狂童容易犯金門,比屋齊人作旅魂。夜戶不扃生茂草,

    春渠自溢浸荒園。關(guān)中忽見屯邊卒,塞外翻聞有漢村。

    堪恨無情清渭水,渺茫依舊繞秦原。

  • 唐代:韓偓

    春風(fēng)狂似虎,春浪白于鵝。柳密藏?zé)熞?,松長見日多。

    石崖采芝叟,鄉(xiāng)俗摘茶歌。道在無伊郁,天將奈爾何。

  • 唐代:韓偓

    陰沈天氣連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

    擁鼻繞廊吟看雨,不知遺卻竹皮冠。

  • 唐代:韓偓

    西山爽氣生襟袖,南浦離愁入夢魂。人泊孤舟青草岸,

    鳥鳴高樹夕陽村。偷生亦似符天意,未死深疑負(fù)國恩。

    白面兒郎猶巧宦,不知誰與正乾坤。

  • 唐代:韓偓

    平生情趣羨漁師,此日煙江愜所思。

    肥鱖香粳小艛艓,斷腸滋味阻風(fēng)時。

  • 唐代:韓偓

    春陰漠漠土脈潤,春寒微微風(fēng)意和。閑嗤入甲奔競態(tài),

    醉唱落調(diào)漁樵歌。詩道揣量疑可進(jìn),宦情刓缺轉(zhuǎn)無多。

    酒酣狂興依然在,其奈千莖鬢雪何。

  • 唐代:韓偓

    索寞襟懷酒半醒,無人一為解馀酲。岸頭柳色春將盡,

    船背雨聲天欲明。去國正悲同旅雁,隔江何忍更啼鶯。

    蓮花幕下風(fēng)流客,試與溫存譴逐情。

  • 唐代:韓偓

    欲明籬被風(fēng)吹倒,過午門因客到開。忍苦可能遭鬼笑,

    息機(jī)應(yīng)免致鷗猜。岳僧互乞新詩去,酒保頻征舊債來。

    唯有狂吟與沈飲,時時猶自觸靈臺。

  • 唐代:韓偓

    兩兩珍禽渺渺溪,翠衿紅掌凈無泥。向陽眠處莎成毯,

    蹋水飛時浪作梯。依倚雕梁輕社燕,抑揚(yáng)金距笑晨雞。

    勸君細(xì)認(rèn)漁翁意,莫遣縆羅誤穩(wěn)棲。

韓偓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