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漢語拼音:Zhi Yong;510—608年),中國南朝陳、隋書法家。俗姓王,名法極。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王羲之七世孫,出家為僧,人稱永禪師。與兄子孝賓俱舍家入道,孝賓改號惠欣,梁帝武因名所在之寺為“永欣”。擅楷書、草書,傳其學書30年,廢筆五大竹簏。其書法法度謹嚴,精熟過人,曾書《真草千字文》800本,至宋已罕見,今日本正倉院藏墨跡一本,另西安碑林存一刻石本。
閉戶臨書,前后30年,所退筆頭滿5大簏,取而埋之,號“退筆?!?,并自制銘志。曾寫《千字文》800余本,分送浙東各寺院。因求書者如市,住處戶限被踏穿,乃以鐵葉包裹,人稱“鐵門檻”。智永書妙傳家法,精力過人,隋、唐間書家莫不臨學。隋煬帝稱其得右軍肉,宋米芾《海岳名言》評其書“秀潤圓勁,八面俱備”。所書《真草千字文》,至今流行,為人所愛賞、臨摹。
智永出身于累世書家,從小就勤學苦習,后與弟弟王孝賓一起從會稽老家被征辟到京城太學就讀,師從南朝梁代著名書法家蕭子云。在此期間,梁武帝蕭衍為了教化百姓,命侍臣殷鐵石從王羲之書札中摹拓出一千個不同的字作為識字習書的教材,又命員外侍郎周興嗣將這一千個字編成了瑯瑯上口的韻文。不久,梁武帝又詔令蕭子云摹寫一冊《千字文》。為了不辱皇命,蕭子云挑選學業(yè)優(yōu)秀、書法不俗的弟子王法極做他的助手。因此,王法極得以進入內(nèi)府的藏書閣,在那里遍閱了先祖王羲之的許多墨跡,發(fā)誓要弘揚王家書法,將先祖筆法傳諸后世。為了能專心于書法,免除世俗的紛擾,王法極決定遁入佛門,舍身物外。在蕭子云的引薦下,王法極和他的弟弟在京城建康剃度為僧,入同泰寺學習佛法。王法極得法名智永,其弟得法名智欣。大同二年(536),智永禪師和他的弟弟終于返回了會稽的蘭渚山下。兩人將王家老宅修葺一番,舍家為寺,名“嘉祥寺”。梁武帝蕭衍為了嘉獎他們崇尚佛教的行為,就從他們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特頒賜“永欣寺”匾額。智永也因此被世人尊稱為“智永禪師”或“永禪師”。
智永身處陳、隋之間,上承魏晉南北朝“尚韻”的余緒,下開唐五代“尚法”的先河,是書法史上一位承前啟后的大書法家。他對書法的重要貢獻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恪守家法,妙傳真諦。唐張懷瓘《書斷》云:“智永師遠祖逸少?!彼稳~夢得《石林避暑錄話》云“:智永書全守逸少家法?!彼巍缎蜁V》說智永“筆力縱橫,真草兼?zhèn)洌b有祖風”。解縉《春雨雜述·評書》云:“自羲、獻而下,世無善書者。唯智永能寤寐家法,書學中興,至唐而盛。”明代余寅《同姓名錄》卷十二云:“智永妙傳家法,為隋唐間學書者宗匠?!逼涠?,深研楷式,厘定八法。他總結(jié)了從隸書演進到楷書的筆勢變化,歸結(jié)成千秋盛傳的“永字八法”,為唐代楷書的定型化與法度化提供了堅實基礎(chǔ)。宋陳思撰《書苑菁華》云:“《禁經(jīng)》云:‘八法起于隸字之始,自崔、張、鐘、王傳授,所用該于萬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隋僧智永,發(fā)其指趣,授于虞秘監(jiān)世南?!?智永的書法對初唐虞世南等的書法很有影響。智永書《真草千字文》,早在唐代就已隨歸化之僧、遣唐之使流傳到東鄰日本,對日本書道產(chǎn)生過不小的影響。
對智永書法的特征,前人有不少評價。如唐李嗣真《書后品》云:“智永精熟過人,惜無奇態(tài)?!彼未总馈逗T烂浴吩疲骸爸怯莱幊删?,乃能到右軍,若穿透始到鐘索也?!彼翁K軾《東坡題跋》云“:永禪師書,骨氣深穩(wěn),體兼眾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觀陶彭澤詩,初若散緩不收,反復不已,乃識其奇趣?!庇衷疲骸坝蓝U師欲存王氏典型,以為百家法祖,故舉用舊法,非不能出新意求變態(tài)也,然其意已逸于繩墨之外矣?!泵鞔寄隆对⒁饩帯吩疲骸爸怯勒娌萸恼孥E,氣韻飛動,優(yōu)入神品,為天下法書第一?!?明解縉《春雨齋續(xù)書評》云:“智永瑤臺雪鶴,高標出群?!倍洳懂嫸U室隨筆》云:“永師仿鐘元?!缎颈怼?,每用筆必曲折其筆,宛轉(zhuǎn)回向,沉著收束,所謂當其下筆欲透過紙背者,唐以后此法漸澌盡矣。”何紹基《東洲草堂金石跋》云:“智永《千文》,筆筆從空中落,從空中住,雖屋漏痕猶不足喻之。”這些評論概括了智永在書法領(lǐng)域的追求和深厚的造詣,智永“欲存王氏典型,以為百家法祖”,他幾十年如一日,磨硯成臼,甚至磨穿鐵硯。他的書法技巧“精熟過人”,“用筆必曲折其筆,宛轉(zhuǎn)回向,沉著收束”,“欲透過紙背”,能“從空中落,從空中住”。他的書法在繼承家法的基礎(chǔ)上,能夠“逸于繩墨之外”,形成了平淡而清健的風格,表現(xiàn)為“骨氣深穩(wěn),體兼眾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氣韻飛動”,“高標出群”。
Copyright ? mingxi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優(yōu)配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允許不得轉(zhuǎn)載、復制信息內(nèi)容、建立鏡像
本網(wǎng)站內(nèi)容僅供參考,請以各學校實際情況為主!內(nèi)容侵權(quán)或錯誤投訴:841539661@qq.com 工信部備案號:浙ICP備20019715號